[引述] 有專家研究顯示:國內管理培訓市場總量已達上百億,其中企業80%的培訓投入沒有產生明顯的價值。這緣于幾個原因:1、企業缺乏客觀的培訓需求分析與培訓體系設計。2、大部分企業的培訓計劃是自下而上形成的,培訓部門缺乏需求評估的經驗,造成由于功能缺失的培訓資源浪費。3、企業培訓消費跟風現象嚴重,盲目追趕新觀念的潮流。這是培訓目的迷失的表現,所以培訓必須回歸到其根木的目的——提高員工績效水平。 [案例] 唐先生,某發電企業人力資源總監。該企業是集發電及配套產業于一體的綜合性企業,下設七個二級企業,五個部門,共計員工5000多人。按上級規定公司,每年都會按照固定比例提取員工培訓基金。各部門的培訓計劃由部門主管向人力資源部申報,管理人員的培訓計劃由人力資源部直接組織,基本上都是各級領導提出明確要求,人力資源部提供服務。 培訓經費不足一直困擾唐先生的問題。公司高層領導每年從培訓基金中提取大約三分之一的比例,用于出國考察和參觀、交流活動。中層領導們參加MBA或EMBA每年每人的學費就要20-30萬元,真正用于一線員工培訓和業務培訓的費用少的可憐。偌大的公司連個像樣的培訓場地都沒有,唐先生曾經幾次向領導建議建設一個培訓中心,都因資金緊張而流產。 [觀點] 雖然沒有研究機構統計過中國企業每年浪費多少培訓經費,但這是中國企業的人力資源主管們的共識。高層培訓憑簽證,中層培訓憑興趣,基層培訓憑感覺。能夠鮮活的說明目前中國企業培訓工作的現狀。未來這種局面將有所遏制,培訓應基于理性的需求分析、科學的內容與方法設計,培訓的首要目的是通過對員工的教育培訓提升其素質水平,提高員工個人的績效水平,進而提升企業的整體績效水平。 越來越多的企業領導者認識到,培訓是宣貫企業文化、統一員工思想、提升企業戰斗力的陣地。要想在這個陣地上取得勝利,必須科學規劃、嚴密組織、有序實施??茖W規劃是從戰略目標來規劃、從客觀需求進行分析的系統培訓工作規劃。嚴密組織是開發適合企業戰略需要的課程體系,開發多種形式、多種渠道的素質培訓、訓練的方法體系,滿足企業對員工素質的動態需要。有序實施需要完善的培訓制度保證、專業人員保證與必要的條件保證。所以我們欣喜地看到很多企業開始理性的對待員工培訓問題,培訓消費趨向理性,這些企業選擇培訓項目更多的考慮“對員工績效水平的提升有哪些幫助”。摘自:中華品牌管理網 |
|